2017年的12月2日,跟媽媽姐姐一起帶了將近100公斤的行李回台,就這樣兩年過了。
先放一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籤,是2017年9月我拿到現在公司offer後,
立刻跑去問我家附近守護神-北野天滿宮抽到的。
看到籤的當下我忍不住大笑,「你怎麼這麼懂我,我就是害怕失去自由不想回台灣啊」
籤詩說,要讓自己的心淨空(我猜大概是讓自己歸零吧?)這樣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。
因為北野天滿宮加持,所以我開始冷靜思考自己為什麼這麼害怕回台灣。
(註)京都的北野天滿宮是考生、求職很靈驗的地方,因為我家走路過去十分鐘,所以我常週末下午就走過去吸收大地精華一下。
回台灣前特地寫下了「在日本覺得的遺憾、回台灣之後的害怕、回台灣之後生活中的想要、留後路」這四張memo,
趁著這次的回顧,來給自己這兩年的時間一些交待。
我純粹想要紀錄自己現在的心情、狀態,因為我曾經害怕留下紀錄面對過去,但最近我學會好好活在每一個當下。
關於遺憾
對於念舊的我來說,遺憾通常是讓我停滯不前、害怕改變的主因。為了把登出日本的手續(包含所得稅、年金申請退還)辦完再回台灣,所以跟現在公司爭取到一些空檔,所以第一點的看不到紅葉,最後是有順利達成。
列完遺憾清單後發現,內容除了錢、季節性的習慣(春天看櫻花、夏天看煙火、秋天看楓葉、冬天去看雪),自己真正放不下的並非日本生活多美好或是海外生活多快樂,大多是來自於這三年多來累積起來,最後也還是達不到的目標。
現在兩年後回頭看並仔細檢討原因後,當時可能是少了天時地利人和(要交往也是要有對象啊)或者是自己沒有往對的方向做正確的努力。
兩年的時間,再看這些遺憾多了些坦然以及未來努力的目標。
想對兩年前的自己說,「那些做不到的就放下,因為每個當下你確實也努力過了。」
希望下次要離開台灣時,別有那麼多遺憾了。
關於害怕
我不是個大膽的人,天生就膽小保守害怕改變,要回到人人喊逃的台灣,能做的只有把所有害怕明文化,一個一個預防、擊敗。
日本職場不太講究「做人」,因為社會的潛規則已經讓人活得夠辛苦,大家要遵守的潛規則族繁不及備載,所以工作可以很單純地只要「做事」。但反觀台灣職場,光是從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就可以看出,有巨量「如何在職場survive」的需求。
「做人」這件事我很陌生,所以當然最害怕這個。再加上面試時,我已大概勾勒出現在職場日籍主管、台灣人員工、要帶我的台灣人前輩,三者的關係,大概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害怕衝突一直是我從小到大的課題,只是我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了。果不其然啊。
台北的壞天氣的話,去年中暑N+1次,讓我歸納出只要生活維持「煮飯運動讀書」,我就能在everywhere活下來了。
至於社會風氣、過多的人際往來、日文退步,這的確都發生了,我稱之為不可抗力因素。
但,在今年我學會了畫線,以前害怕畫線之後自己就會失去成長機會,但始終不做的事也就代表自己會錯失那一頭的風景,所以最近漸漸能在與自己不同屬性的氛圍、環境中堅持自己。
紛雜的外界聲音近在耳邊,但只要內心擁有平靜、專注於自我,還是能夠確實向前邁進。
去者日以疏是指與日本朋友們的聯繫,這件事反而沒發生。每次回日本也都有朋友跟我見面,乾媽請我吃飯(欸),對我來說這樣就夠了。
想要
「想要的太多,做的卻很少」,我滿不希望自己成了這樣的大人,所以除了兼家教、重訓沒做到,其他都還算有做到。 (註)出社會後,因為想要向自己證明自己也是有恆毅力(受Grit那本書影響,下面附註有),所以開始重訓,而且維持了三年多,但因為我2018年發生努責、長期睡不好,所以開始練習轉移到靜態的慢跑、瑜珈,以維持運動習慣來說,算是有做到。
最後一點的認識新朋友,反而是我當初最害怕卻又最想要的一點。一來是出社會後,還會有「朋友」嗎?二來是,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?但因為加入NEX Foundation當志工,讓我認識到一群有類似背景(海外工作、有志於回饋台灣)不管在台灣或是在國外的「好夥伴」,算是回台灣後最強大的同溫層、最感謝老天爺的收穫。我媽一直叮嚀我要「廣結善緣」,NEX Foundation就是我解釋「廣結善緣」最好的例子,去一個對的、適合自己的地方,然後開心地與更多人產生真實連結。
兩年了,我當初預定是兩年後不管如何都要離開台灣,但最近人生找到新目標,大概還會在台灣個一兩年吧?
希望接下來順利2020人生大轉變之後,可以充飽電、養足實力後再離開台灣。
我還是以「離開台灣」為前提回台灣的。
加油,邁入回台可能是第幾個月或第幾年的你。
(附註)
看了Grit的Ted Talk之後,我認真開始維持重訓,那一個改變我人生的Ted Talk 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angela_lee_duckworth_grit_the_power_of_passion_and_perseverance?language=zh-tw